close


[2008.01.21旗山天後宮]  

自己一個人跑去旗山囉  超開心的啦
還滿喜歡這樣去走走 拍拍照 認識台灣的各個角落鄉鎮  





旗山的由來

旗山現代街景,可放大   旗山鎮位於狹長的高雄縣中段,緊鄰屏東縣。旗山溪(楠梓仙溪)橫亙其間,將全鎮分為東西二岸,境內山脈錯縱,地形起伏,因此整體開發不易,至今仍是純樸的農業型鄉鎮。鎮中心在西岸的旗山地區。
  旗山鎮原為西拉雅平埔族的馬卡道支族大傑巔社(Taburian)的所在,乾隆二十八年(西元一七六三年)大傑顛社北移至口隘莊(今日圓潭)及尾莊之間(乾隆二十九年,西元一七六四年,續修台灣府志載:「大傑顛社,今番民移隘口,進蕃薯寮。」),現在溪洲國小後的山腰處,就是平埔族舊時的信仰中心。
  而明鄭時期漢人開始入境拓墾,最初為「施裡莊」,到了乾隆二○年代更名為「蕃薯寮莊」,光緒十四年間(西元一八八八年)曾改稱「太平莊」,清代時統歸為「羅漢外門裡」的轄區(註一),康熙末年有鄭、蔡二姓移民入墾,乾隆年間陸續墾成,形成村莊。
關於旗山舊稱「蕃薯寮」,編者從小就常聽長者說要到蕃薯寮購物(註:旗山鎮為大旗美地區民眾的生活中心),心中一直很疑惑,旗山就旗山,為什麼叫蕃薯寮,後來詢問下得到以下兩種說法。
(一)據說是因為當時有一位老婦人在此居住販賣蕃薯糊。編者認為此種說法較為簡單。
(二)昔日旗山地區尚未開墾時,屏東裡港一帶的民眾,要運送蕃薯至台南一帶,因交通不便(當時用牛車運送)路程遙遠,在旗山設「寮仔」(註二),一來可以休息住宿,二來可以放置蕃薯,作為運送的中繼站,放置蕃薯的「寮仔」,稱為蕃薯寮,後來就以此為名。直到民國九年(日治大正九年),全省地方制度及地名大變更時,因其東北方有旗尾山,其狀似清代蛟龍旗,在鎮民的堅持下更名為「旗山」,可彰顯境內名山及不忘本源。
(圖‧文/謝志正) 



*
來去旗山囉!!



從東港騎車到屏東 再從屏東坐屏東客運到旗山( 票價82元 )
這路途還滿不近的  可是想去就給他衝去啦  哈   

到旗山的車上只有我一個人耶  真帥
司機先生旁有小電視 當然很識相的做到司機先生後面看電視啦  不然會很無聊耶



  屏東市客運總站






旗山火車站


呼呼 終於來到旗山囉 首先看到可愛的旗山火車站  真的很可愛耶 
像童話故事裡的小房子 很夢幻的感覺 如果能早點保存的話 更是讚

只是現在圍起來了  也加蓋帽子防止風吹日曬  
嗯  我覺得旗山是蕉城也是山城 因為是在山裡呀


這裡有詳細報導喔   請看
台灣最美麗的小火車站~旗山車站
還有老照片 我最愛了






石拱圈亭仔腳
 

去旗山之前有上網查了一下什麼好玩的   
這好像也是很久的古蹟了喔  都是祖先的智慧呢!
 


老街舊照,可放大   「石拱圈亭仔腳」(騎樓),其建造方式是利用三十一塊大大小小的砂岩石塊所堆砌而成,石拱圈的圓弧部份,是藉由十五塊馬蹄形沙岩石所組構,層層相疊,最後再利用中央的拱心石將整個拱圈串接起來,拱心石尤其特別大為西洋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特有的作法。兩邊柱墩則另由長短矩形砂岩石所堆砌。它的表面沒有舖上任何水泥或其他磚飾,完全保持石頭的原色─黃乳白色,為就近採掘自附近山上的砂岩石。其處理方式是將接觸面與底部打平,其他外顯部分則打鑿成粗糙面,最後在利用水泥灰漿接合。街道轉角處的做法非常特殊,它是藉由亭仔腳內部墻墩分出的三道石拱圈,呈幅射狀散開,支撐著木桁條及平板瓦屋,為一硬山櫚檁的結構形式,非常優美。
(本文由旗山國中BBS站提供)






旗山天後宮




旗山天後宮喔  
這應該算是參訪天後宮的第三個吧
另兩個是內埔天後宮 旗津天後宮  

旗山天後宮也像火車站一樣加帽子呢! 
還有支架 要好好保存古蹟囉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天後宮(一),可放大   旗山鎮的古蹟首推「天後宮」,後門位於中山路,與旗山老街連成一參觀路線,若您參觀完「亭仔腳」的老街建築後,可別錯過這頗有歷史的古蹟。
  「天後宮」興建於嘉慶二十一年(西元一八一六年),八年後完工,以湄州媽祖為主神,廟貌富麗,宏偉莊嚴,其內並有古碑、牌匾,都具有歷史意義,至今仍為旗山鎮最重要的信仰中心。
  在此提醒各位網友,入內可仔細參觀,尋找具有歷史意義的古碑、牌匾才不虛此行。至於,若打算在旗山過夜的網友,亦可於傍晚以後,至天後宮後方的小吃攤打打牙祭,品嚐一下,不同於其他地方口味的臭豆腐,記得編者曾於此地狠狠的吃了三盤臭豆腐,至今仍口齒留香呢(好像有點誇張,但建議您真的值得一遊)! (文‧照片/謝志正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旗山老街



旗山老街喔  超多吃的啦  
我吃了虎咬豬割包香蕉冰可以去看看喔

旗山老街保存得很好呢! 東港的都已經零零散散了  
超喜歡這種老街的感覺的 超喜歡懷舊

旗山
在光復後最發達的是香蕉產業,而光復前則屬製糖業了。早期因製糖業相當發達,而帶動市街的繁榮發展。以糖廠小火車旗山站為起點,附近的街屋築有完全由石塊所砌成的圓拱型「亭仔腳」(騎樓),有些大商行並建造紅磚高樓,且飾以文藝復興巴洛克式立面造型。是在糖業最興旺的時期所完成的(見舊照),可惜隨著市鎮的發展,老街已不復舊觀,失去原貌了。
老街,可放大   日據時期著名的建築除了老街就屬「洪厝」了,不同於老街的巴洛克式,洪厝是純粹的中式建築,特聘大陸名師興建完成,其方位經名師指點,面向旗尾山,風水地理極佳。佔地非常廣闊,建有花園、水池、涼亭。民國二十一年完工以來,在旗山鎮一直享有盛名。
  目前,旗山僅餘復新街、中山路一帶尚存有這些日據時期的古式建築和「亭仔腳」(騎樓),並以老街的姿態,擎立著其獨特的風貌。另外,在枝仔冰城至天後宮一帶,有蕉農吳瑞基家族的古宅,是蕉業興盛時期,旗山地區最豪華的建築,值得讀者一遊。(文‧照片/謝志正)  


下面是我拍的
  
旗山農會 是旗山的地標呢! 現在還有在運作喔    還有石拱圈亭仔腳咖啡廳

   車站和石拱圈亭仔腳

 
旗山老街的建築上面的代表各家名字 還有英文數字耶 可是我沒拍到  






旗山第二篇    請看
旗山國小.武德殿.高雄縣孔廟.旗山生活文化園區

 

 

 

 

 

 "在旗山吃什麼?

"枝仔冰城.香蕉冰
虎咬豬.古早味割包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欣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